第14期无能主帅险毁最强锋线 梅西击破伊朗经典铁桶
引言
首战对波黑时,萨贝拉排出的532阵形受到了当家球星梅西的批评。次战对阵伊朗,萨贝拉从善如流,重新使用433,让梅西、阿圭罗、伊瓜因、迪马利亚四大前锋联袂首发,但90分钟内却始终无法攻破伊朗的铁桶阵,还险些被波斯铁骑以反击破门。
然而,百密终有一疏,体能下降导致伊朗球员终场前不够专注,被梅西抓住机会远射攻入绝杀。尽管功亏一篑,伊朗队仍然用坚韧的防守和拼搏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,而阿根廷尽管拥有本届杯赛最豪华的锋线,但萨贝拉仍然无法解决1+1如何大于2的难题。
首发
相比对波黑时,阿根廷此役调整了两名球员,加戈、伊瓜因分别顶替了坎帕尼亚罗和马克西-罗德里格斯——这也是阿根廷对波黑时下半场的阵容。这套阵容被阿根廷媒体称作“典礼阵容”,面对本组最弱的伊朗,阿根廷必须全力进攻全取三分。伊朗首战时暴露出防守球员过于集中中路的问题,萨贝拉要求球员注意在边路创造机会,问题在于,伊瓜因、阿圭罗两名中锋轮流扯动至边路,禁区中路却往往无人接应落点,前45分钟18次横传仅5次成功,其中4次是左侧角球。
伊朗首战零封尼日利亚,第二场仅调整一名首发球员,舒贾埃替换海达里出场。考虑到与阿根廷之间的巨大差距,伊朗此役专注于防守,前10分钟,伊朗仅有8次传球,其中仅4次成功,且在对方腹地没有1次成功传球,而阿根廷的传球次数高达71次。马斯切拉诺前34分钟44次成功传球,而伊朗全队仅有30次成功传球,显然,扎紧篱笆才是伊朗最重要的任务。

胜负手

阿根廷:控球未必为王
面对全线退守的伊朗,阿根廷控球优势极为明显,全场比赛传球次数高达512次(462成功传球),传球成功率高达90%,而伊朗队仅有130次传球(87次成功传球),传球成功率仅有67%,近4倍的传球次数帮助阿根廷控制了比赛,但却无法帮助阿根廷创造破门机会。两名阿根廷后腰加戈(106次传球98次成功)、马斯切拉诺(100次传球92次成功)的传球次数都超过了100次,但阿根廷的进攻往往依靠边路创造机会,加雷、费德里科-费尔南德斯、罗霍也没能抓住定位球良机。

伊朗:完美诠释铁桶阵
伊朗此役防守极为成功,其关键就在于中路密集防守,禁区内不给阿根廷球员配合、射门机会,而禁区前中路的密集防守则遏制了梅西的发挥。伊朗此役有38次解围,其中38次成功,且其中32次是在禁区内(上图)。而在禁区线至中线之间,伊朗球员则往往以铲断遏制阿根廷球员的突破,90分钟内在这一区域有26次铲断,占到全场铲断次数的65%。阿根廷全场41次横传,仅有9次成功,其中有4次是左侧角球,也就意味着伊朗人在运动战时牢牢控制了禁区的防空。
王牌VS王牌

梅西:跑动不多但绝杀救主
梅西连续两场打入关键进球,也连续两场被国际足联评选为最佳球员。梅西此役6次射门位居全场之首,但6次射门全部是禁区外的远射,伊朗球员组成的两层防线极为成功,没有给梅西禁区内射门的机会。而梅西未能通过穿插跑动来寻找机会,阿根廷头牌今天全场跑动仅7773米,除门将外全场最低。下半场,伊朗球员体能下降且更强调进攻,梅西在中路得到更多的空间,也在最后一刻抓住不是机会的机会,远射攻破伊朗球门。

古尚内哈德:伊朗反击招招有效
在顶住阿根廷前45分钟的狂攻后,伊朗下半场加强了反击。前45分钟,伊朗在威胁区域仅有15次传球,且仅有6次成功传球,3次射门无一射正。而下半场前20分钟,伊朗在对手腹地传球次数高达29次,其中18次成功,尤其是第52分钟蒙塔泽里的横传,古尚内哈德全场第一次射门就险些头球破门,此时阿根廷下半场4次射门还没有1次射正。古尚内哈德是伊朗反击的箭头人物,下半场3次射门2次射正(上图),甚至比梅西的射正次数还多一次。
变阵
阿根廷连换两人解放梅西
专家
评语
赛前分析比赛时,马斯切拉诺指出,阿根廷的433阵形也可以被视为4312或4222,原因是阿根廷前场球员位置多变,可以根据对手的战术做出相应调整。而90分钟始终无法攻破伊朗球门,证明了阿根廷缺乏破密集防守的有效手段,尤其是缺少一名能够在禁区内形成进攻支点的高中锋(巴尔克斯、迪桑托)。面对对手的铁桶阵,阿根廷的边路进攻和中路接应都被对手牢牢遏制,往往只能依靠定位球时由后卫接应落点。不过,阿根廷还有一个关键时刻能够闪光的梅西。
小组赛两战,阿根廷都赢得极为艰难,但若想在杯赛中走的更远,一些丑陋的1-0往往是必不可少的。拿到6分晋级十六强的同时,阿根廷在战术上的收获更大。首战532阵形与433阵形的争论,次回合伊朗的铁桶阵则考验了阿根廷的破密防的能力,这两场比赛都会帮助萨贝拉更好的认识阿根廷队的优缺点。
制作:孙雨轩&奥拜尔